当前位置:首页 > 我的日记 > 正文

看邵艺辉《好东西》电影,了解《无条件投降博物馆》这本书

我的日记 · Dec 02, 2024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宛如一颗独特而深邃的星辰,散发着引人深思的光芒。这本书由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创作,经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何静芝以精妙的笔触将其译为中文,为广大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独特精神世界的大门。

image.png

这本书的创作历程始于 1991 年,终于 1996 年,这期间,杜布拉夫卡因前南斯拉夫的解体而被迫流亡。她如同一片无根的浮萍,被命运的浪潮甩离了熟悉的故土与生活轨迹。这种流亡经历成为了《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创作的源泉与底色,赋予了作品浓郁的沧桑感与深沉的情感内涵。


从内容上看,它犹如一幅由生活碎片精心拼接而成的画卷。在一、三、五、七章中,作者以德语标题为脉络,将在柏林的流亡生活徐徐展开。她笔下的柏林,是漂泊者与异乡人的聚集地。她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对话,那些街头巷尾的邂逅,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她孤独的流亡岁月。同时,柏林的街道、铁路、动物园、博物馆、咖啡馆等城市元素,也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在作者的眼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们像是一个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着流亡者的孤独与迷茫。而柏林的艺术家和艺术行为,则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也让读者在艺术的映照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流亡生活中复杂的情感世界。这些生活片段,就像是被陈列在记忆博物馆中的珍贵“展品”,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编号,它们共同拼凑出了作者在柏林的流亡生活全貌,也让读者深刻地领悟到每个人在生活的舞台上,都仿佛是一个行走的“展品”,承载着各自的故事与记忆。


第二章“家庭博物馆”则像是一次深情的时光回溯。作者借助照片、玩具、衣物等物件,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关于母亲、童年、已经瓦解的故国以及那些曾在生命中有过短暂交集的平凡人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字里行间,对母亲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对母亲晚年孤独状态的描述,细腻而动人,让读者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淡淡的哀伤,极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作者的回忆长河之中。


第四章“关于天使离去的六个故事”则深入到了作者的心灵世界。在德国、美国、里斯本等地的漂泊生活里,作者遇到了一个个孤单、游离且心灵有裂痕的人。这些人的故事相互交织,如同一张细密的网,编织出了作者在流亡过程中的内心感悟与情感挣扎。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他人的叙事,更是作者对自身心灵的剖析与审视,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流亡生活对人性的深刻影响。


第六章“合照”则聚焦于友情在战争阴影下的离散。曾经定期相聚、亲密无间的好友团,因南斯拉夫战争的爆发,被国籍、派别、立场、身份、理念等诸多因素无情地撕裂。作者通过算塔罗牌这一独特的方式,对应解读每一个朋友的命运,而她将自己对应为“愚者牌”,这其中蕴含着多少无奈与自嘲。这一章节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际关系的巨大破坏,让读者在为友情的消逝而叹息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在写作特点方面,《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它巧妙地融合了散文、日记、回忆录、人物小传、引文等多种体裁,以一种拼贴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书中既有如物品清单、菜谱这样琐碎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记录,又有片段、日记、自传、相册、档案、引言、系列故事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元素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如同一场多声部的合唱,共同奏响了流亡生活的复杂旋律。例如,物品清单可能看似枯燥,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为了唤起回忆、引发情感共鸣的重要媒介;菜谱则不仅仅是关于美食的记载,更可能蕴含着故乡的味道、家庭的温暖以及流亡生活中对往昔的怀念。这种拼贴式的创作手法,打破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单一结构模式,以一种碎片化却又极具整体性的方式,展现了流亡生活的破碎与无序,以及在这种困境中,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执着探寻和事物之间那微妙而隐秘的联系。


语言上,外语是这本书反复提及的一个重要话题。书中四个基于柏林生活的章节标题均使用德语,这不仅是对作者流亡生活环境的一种语言层面的反映,更是作者进行语言哲学意义探索的重要载体。对于流亡者而言,语言既是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又成为了重组思维的一道障碍。作者在书中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运用与思考,深刻地揭示了流亡者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语言困境与文化隔阂。在异国的土地上,母语与外语的碰撞、交融与冲突,让流亡者的思维在两种语言体系之间不断穿梭、挣扎,这种疲倦感在作者的文字间若隐若现,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流亡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从独特的视角来看,作者以流亡者的视角观察柏林,宛如一个来自异次元的观察者,用局外人的眼睛去审视这座城市。这种视角使得柏林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陌生化”效果。平日里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城市景象,在作者的眼中都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街道不再仅仅是供人行走的通道,而是成为了流亡者心灵漂泊的轨迹;博物馆不再只是存放文物的场所,而是记忆与历史的见证者与承载者。这种“陌生化”的视角,让读者仿佛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感受到超脱现实的现实,从而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记忆、身份等诸多重要的人生课题。


在主题探讨方面,《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深入而广泛。首先,流亡与记忆是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之一。作者通过自身的流亡经历,深刻地反映了流亡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的挣扎。在流亡的过程中,记忆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够紧紧抓住的东西,但这种记忆却又在异国他乡的环境中不断地被重组、被扭曲,呈现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面貌。书中通过对照片等物质载体的描述,深刻地展现了记忆对于难民们的珍贵意义。照片成为了他们与过去、与故乡、与亲人联系的最后纽带,是他们在流亡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每一张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而这些回忆在流亡的岁月里,不断地被翻阅、被回味,成为了支撑他们在孤独与困境中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其次,身份与认同也是本书着重探讨的主题。作者在柏林的流亡生活中,始终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境。作为一个来自前南斯拉夫的流亡者,她在异国他乡既无法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又与故乡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这种身份的尴尬与迷茫,在书中通过作者与他人的交往、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追溯以及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感受等多方面得以体现。作者在书中不断地思考自己是谁,自己的根在哪里,这种对身份认同的探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困惑,更是对战争背景下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深刻反映。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在流亡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身份认同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最后,战争与创伤是本书无法回避的沉重主题。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对战争进行大规模的血腥描写,但战争的阴影却笼罩着全书的每一个角落。南斯拉夫战争的爆发,不仅摧毁了作者的故乡,也撕裂了无数人的生活与梦想。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以及身边人的流亡经历,深刻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身心创伤。这种创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心灵上的巨大裂痕。战争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美满、友情的纯真,让人们在废墟中挣扎求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恐惧。作者通过对这些创伤的揭示,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批判与深刻反思,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阅读《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之旅。读者会被作者轻盈的笔触所勾勒出的独特想法所吸引,仿佛跟随作者一同在柏林的街头巷尾漫步,在记忆的长河中穿梭。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经历了故国战争的“漂泊者”所传达出的无奈、无力、眷恋、思念等复杂情感。书中既有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生活小插曲,又有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感爆发点。它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回忆的深入挖掘与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关系、友情纽带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认知。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对人生、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理解与感悟,也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以及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被我们常常忽略的珍贵情感与回忆。 


发表评论